真空干燥和真空精餾目前已成為一種比較成熟的工藝,但仍有許多實用科學與技術問題亟待解決。對粉體物料來說,在真空下,多孔粉體內、粉體間以及粉體與外界(干燥室內)的傳熱傳質機理研究,包括真空條件下的如導熱系數、水汽傳遞系數、孔道因子等傳遞參數的測定,^經濟實用的操作壓力周期確定、操作溫度周期參數的選擇、對社會環境的影響度等,都是值得我們必須深入研究的對象。納米技術領域,特別要考慮到超細粉體的獨特表面特性可能對該傳熱傳質過程產生的影響。真空條件下粉體物料外部,干燥室內空間環境內部的溫度分布場、壓力場、組分速度場、濕度分布和液汽相變過程的研究也非常重要,如冷凝器中的捕獲濕氣能力、氣體導通能力,與真空度或真空泵系統有效抽速的關系等。
實際的干燥過程一般要達到兩個目的,即干燥和提取(蒸餾),對于前者有用物質是物料,后者如果溶劑比較貴重,需要回收,就是獲得溶劑的提取過程。溶劑的回收就是要把蒸發出來的溶劑氣體冷凝成液體,包括蒸發過程和冷凝過程。鑒于以上問題,百得干燥技術人員對真空干燥工藝過程中的真空系統及冷凝系統及其參數進行優化的匹配,并對此干燥過程中所匹配的冷凝系統和真空系統的設計與參數進行對比分析。
真空干燥機 工藝流程
真空干燥的過程就是將被干燥物料置放在密閉的干燥室內,用真空系統抽真空的同時對被干燥物料不斷加熱,使物料內部的水分獲得足夠的動能,被真空抽走的過程,同時在真空干燥過程中,干燥室內氣體分子數少,密度低,含氧量低,降低被干燥物的氧化變質的可能,也可以減少物料染菌機會或抑制某些細菌的生長。
雙錐回轉真空干燥機為雙錐形的回轉罐體,罐內在真空狀態下,向夾套內通入蒸汽或熱水進行加熱,熱量通過罐體內壁與濕物料接觸,濕物料吸熱后蒸發的水汽,通過真空泵經真空排氣管被抽走。由于罐體內處于真空狀態,且罐體的回轉使物料不斷的上下內外翻動,故加快了物料的干燥速度,提高干燥效率,達到均勻干燥的目的。雙錐回轉真空干燥機系統主要由雙錐回轉真空干燥機、冷凝器、除塵器、真空抽氣系統、加熱系統、冷卻系統、電控系統等組成。
真空干燥機 溶劑冷凝系統的選擇
在干燥系統中的冷凝器是真空容器,因此要滿足外壓容器的強度要求,筒體和各聯接部位的泄漏應滿足真空密封的要求。在大多數的干燥系統中所配的冷凝器為管殼式冷凝器(一般為水冷),常用的水冷式冷凝器有三種型式:立式殼管式冷凝器、臥式殼管式冷凝器及螺旋板式冷凝器。
(1) 立式殼管式冷凝器
冷卻水能均勻地分配到每根管子,沿管子的內壁面呈螺旋狀流下,可提高管子的傳熱效果。它垂直安裝,占地面積小,冷卻水自上而下直流通過,清除管內水垢和鐵銹方便,也可采用水質差的冷卻水。這種冷凝器的傳熱系數比較低,一般約700~900W/m2·K。缺點是耗用的冷卻水量很大,水管表面經常和空氣接觸,容易生長苔類植物,冷卻管的腐蝕較大。
(2) 臥式殼管式冷凝器
構造與立式冷凝器相似,只不過是筒體是水平放置的,它結構緊湊,傳熱效果良好,冷卻水沿各個流程串通流過傳熱管,提高了管內冷卻水的流速,增大了傳熱系數,一般可達900~1400W/m2·K,冷卻水耗量少。主要缺點是冷卻管容易腐蝕,特別是當冷卻水流速比較大的時候。另外清除冷卻水管的污垢也較困難。一定要系統停車時才能進行。因此臥式殼管式冷凝器多半長期處于帶污垢的狀態下工作,影響了它的傳熱效果。
(3) 螺旋板式冷凝器
螺旋板式冷凝器是一種新型的冷凝器,冷卻水以較高的速度作螺旋運動,因此放熱系數較高。據資料,實驗結果表明螺旋板式冷凝器的傳熱系數比臥式殼管式冷凝器的傳熱系數約高50%左右,體積較小,重量較輕。它的主要缺點是冷凝器的水側銹蝕嚴重,且清理困難。同時水的流阻較大,在相同流速情況下約比臥式殼管式冷凝器的高4~5倍。
鑒于以上三種型式冷凝器的優缺點,用戶可以根據自身的條件自行選用,目的只在于能達到^佳的冷卻效果。
真空干燥機 真空系統的選擇
真空系統是干燥的動力,真空系統在干燥過程中的^大作用就是形成真空,降低物料溶劑蒸發需用的溫度,以使需用的加熱溫度降低,達到干燥的目的。從理論上講,真空系統排出的氣體是非可凝性氣體,在干燥器中蒸發掉的溶劑在冷凝器中完全被冷凝,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前面已介紹,冷凝過程是一個非平衡的動態過程,總是有部分溶劑蒸氣進入真空系統。這樣影響整個系統真空度(壓力)的因素不只是真空系統,還有冷凝系統。
選擇真空泵系統要綜合有效抽速和極限壓力兩項指標。在選擇極限壓力時,并非是越低越好,試驗證明冷凝器的中氣體溫度對應的飽和壓力必須低于真空系統的操作壓力;當操作壓力降低,則由于氣體流動狀態的變化,無論如何降低冷凝器的中氣體溫度,也不會使冷凝器的捕集率增長很多;另一方面真空度太高,對蒸發有利,同時二次蒸發的增加,對溶劑的回收又是不利的。
傳統的真空泵系統一般采用水蒸汽噴射泵,與其配套設備繁雜、能耗高,逐漸被淘汰。后來又發展到使用往復式真空泵、旋片式真空泵等,但此類真空泵使用的密封介質是真空泵油,與物料蒸汽混合容易產生油乳化,結果會污染工作環境,維護、維修頻次高,運行費用也高。
近年來發展起來的水環式真空泵和羅茨水環機組,除了可以用來抽除一般氣體外,還可用于抽吸含有水分或少量灰塵的氣體。與一般機械真空泵相比,不怕油污染,不怕水氣及微塵,而與一般水環式真空泵相比,具有真空度高以及在高真空度下抽速大的特點,同時又可根據工藝要求真空度,改變配置方式。在干燥和蒸餾行業已大范圍應用,取得了很好效果。這種機組真空度可從1330~0.5Pa,抽速從30~2500L/s任意配置。
真空干燥機 冷凝系統和真空系統綜合配置原則
根據溶劑的回收價值,選擇或確定回收率,一般情況下取50%~95%,當然當系統的主要作用如果是蒸餾,溶質為廢物,回收當然^重要,回收率必須高,可以主要考慮冷凝系統。
如果系統和過程主要為了干燥,蒸發物是水或其他價值不高的物質,可以不回收。但是同時必須考慮真空泵系統對整個系統的溫度要求,采用必需的冷凝措施,保護真空泵系統,以提高抽氣效率。
特別是有環境污染的揮發物質,更應該做好回收措施,以保護我們生存的空間不再遭受污染。這是我們配置真空系統和冷凝系統所必須優先考慮的社會因素。
在真空干燥工藝中,溶劑冷凝回收時所需要的冷凝系統及真空系統進行選擇和分析。真空干燥技術隨著有關產業的發展必將會有比較大的進展,因為干燥涉及不同品類產品的品質、性狀、干燥前后的不同物態。目前在使用真空干燥的如醫藥、化工等行業中,冷凝系統及真空系統已經被配套使用。隨著社會發展,科技進步,真空干燥裝置中的干燥器、冷凝器、真空泵系統的綜合配套,從經濟和社會兩方面因素考慮,將會引起各行業的高度重視。